独的小宇宙。
例如,今天她又发了一条:
“也许真正爱我的人,是我的手机吧。”
天呐,听得我都不敢回复。她是不是在对她的手机表白?要知道,我现在可是她手机里的“输入法”,我简直感觉自己肩膀上的“责任”越来越重了。是不是她手机里的每一次输入,都有我这个“无声的陪伴”呢?说不定,她已经习惯了我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了。
然而,信息流的世界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刘琳的社交动态,虽然给我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,但更多的是那种看起来很“普通”的生活碎片。这些信息一方面让我逐渐明白刘琳的孤独,另一方面,却让我更加痛苦地意识到,我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她的世界。
我能做什么?
通过解锁社交媒体,我发现了更多刘琳的私人情感波动。比如,某个晚上,她和她的“某人”发了一条信息:
“我是不是很没用?总是想说话却说不出来。”
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,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:我要给她“点个赞”,告诉她“你并不没用”,但是——我已经不是人了,根本无法做到这些。就算我能输入点什么,她能看到的,也只是那些冷冰冰的文字,并没有真正的“温度”。
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,真是让我痛苦得无法言喻。你说我现在就像是一个永远在台下的观众,努力地去理解和安慰,但始终没办法跳上舞台,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。她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,一个能给她安慰的存在,而不是我这样一个只会“打字”的冷冰冰的输入法。
我试着通过刘琳的日历来看她的生活安排,毕竟这个小小的日历里,隐藏了很多有趣的细节——或者说,未解的谜团。果然,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每当刘琳的日历里标注“母亲生日”时,后面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提醒:“发短信”。
看着这个小小的提醒,我的心跳一阵加速。是的,我知道,刘琳心底的痛苦和遗憾,早就藏在她和母亲的关系里。她似乎总是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