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焦虑时,想不起来用“解离”来缓解,就是因为惯性太大。
之前很长一段时间,我碰到这类事情,大脑的第一反应,都是放大困难,引发情绪。
这种应对意外状况的行为模式,已经存在了近30年,积累了非常大的惯性。
所以,当再次遇到这个意外时,惯性力太大,让我来不及想到用“解离”的方法。
那为什么我第一次看到“解离”的方法时,它是有效的呢?
因为那次,从看到方法,到使用方法的时间很短。
看到方法后的那一小段时间内,我被拉到了另一个惯性之中,就是“遇到问题,能及时想到用解离来缓解”的惯性。
但这段时间过后,可能5分钟后,这个惯性力就逐渐消散。
我就被慢慢拉回到之前的惯性。就是“遇到问题,大脑放大困难,我焦虑”的惯性。
于是,再次遇到这类情况,我会继续焦虑,因为惯性太大,大到让我来不及想到“解离”,焦虑就发作了。一旦焦虑发作,就完全进入那个惯性中了。
于是,知道,但做不到。
类似的一个场景——小明是个程序员,平时早晨会睡到10点,起床上班。虽然能感觉到职场压力,但就是提不起劲来学习,提升自己。
某天晚上他看到一个励志视频,觉得心潮澎湃,一定要改变。
第2天早晨5点就起床读书了。
第3天,6点。第4天,7点。第5天,8点。第6天,10点,恢复原样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因为他长期10点起床,已经积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