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姑姑,我来教你。”
大侄女江春花这个时候说。
“姑姑,我也可以教你的。”
二侄女也是个懂事的,附和姐姐。
黄美菊见不惯江晚偷懒,就默许了两个女孩子教江晚。
春花一开始也不会包的,是李晓红教会的,春玲么,是春花教的。
黄美菊虽然不喜欢这女孩子,但是也知道这两个孙女靠谱。
旁人家都夸她们懂事,会经常帮李晓红干家务。
黄美菊黑着一张老脸在一旁盯梢,很快,她脸色有所好转。
江晚包的饺子,有点像模像样了。
于是,黄美菊走开了。
江晚是真的有认真在学,她想着在这个物资缺乏的年代,又请不了保姆,普通人还是得自力更生。
娘家是不靠谱的,她多学点技能,技多不压身。
学会了,都是自己的,以后乐乐要是馋饺子了,自己也可以包给他吃。
很快,江晚蹙眉问,“嫂子,这饺子皮是哪里买来的?”
“这是我擀的。”
李晓红说。
江晚突然对包饺子失去了兴趣,她学会了包饺子也没用啊,她忘了这个年代没有饺子皮卖,都是纯手工自己擀出来的。
也太难了。
“嫂子,你真厉害!”
江晚有气无力地夸道,包饺子的动作却越来越慢。
李晓红不明白为何刚才打了鸡血一样包得兴致勃勃的晚晚,为何突然气馁了。
想到什么,她忍不住关切地问:“是不是你身体还没恢复,要不,你坐一旁休息吧。我跟春花、春玲三个手脚麻利点,很快就能包好了。”
江晚觉得李晓红更像是她妈了,都知道心疼她。
江晚哪里能眼睁睁看一个孕妇跟一个孩子干活,自己在一旁休息。
她知道春花春玲对自己态度好,肯定是李晓红跟她们说了什么,八成是把水果蛋糕还有水果糖给她们吃的缘故。
原主的印象里,这两个侄女也是沉默寡言型,跟原主不亲厚。
“嫂子,我没有身体不舒服,我就是觉得我学会包饺子,不会擀饺子皮,学了也是白学。”
“没事,下次我教你擀饺子皮。”
李晓红笑了笑,觉得这是一桩小事。
江晚听了,却并没有高兴起来,因为她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在江家吃饺子。
但是李晓红并不知道她有了离开的打算,所以说这话也是正常的。
饺子包得差不多的时候,江家几个男人都下班了。
江振国跟江海两个是前后脚回来的,因为他们就在机械厂上班,厂子离家属院很近。
两个人进屋洗手后,江振国坐下来休息,最近厂里任务有点重,他年纪大,有点吃不消了。
江海倒是在厨房门口看到厨房里好几个人在忙活,忍不住探头看了下,然后看到很多白白胖胖的饺子。
他吃惊地问:“妈,今天是什么日子,怎么家里吃饺子?”
江振国也听到了,抬了抬头。
一旁的黄美菊骄傲地昂着头,“今天是个好日子,家里难得也该改善改善伙食。”
“是什么好日子?”
江海问。
“梅子她婆婆说给老四介绍了个条件特别好的姑娘,明天让老四请假去相看。”
黄美菊说。
江振国不管这些事,不发表意见。
江海转了转眼珠子,“妈,条件特别好是多好啊?”
“说是纺织厂宣传科的干事,比老四小一岁。是个文化人,还是高中毕业的,就是看了老四的照片,想跟老四相看。”
“家里条件也好,有个哥哥和姐姐,哥哥已经结婚了,姐姐也嫁人了。她是老闺女,所以宠了点,家里舍不得让她早早嫁出去。”
“这不,缘分就到了老四的身上了。不然,这么好条件的姑娘,早嫁人了,哪里轮得上老四啊?老四就那张脸能拿得出手。”
黄美菊虽然偏爱老四江河,但是心里也知道这个小儿子不是多积极上进的人。
家里几个孩子,三个女孩子老二、老三和小五都是读到了高中毕业,就老大跟老四都是初中学历。
不是不给两个男的读,是他们不想再读了,打得嗷嗷叫都不肯去上了。
黄美菊虽然在乎读书的钱,但也知道学历高,对将来是有好处的。
瞧瞧!那些坐办公室的,都是高中毕业的。
学历是敲门砖,初中毕业只能在车间当个普通工人,除非你家里有关系,或者是领导肯提携你,不然一辈子也是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。
所以哪怕是女孩子,她也咬牙给供出来。
她也没多少眼见,看到家属院有家靠个有文化的女儿高嫁过上了好日子,她因此受到了启发。
读书时,小五的成绩是最好的,要不是轮到要下乡,就是考上大学那也是有可能的。
可小五的运气一直差,高考恢复那年下乡,就差几个月就不用下乡了,她偏偏几个月前下了乡。
下乡后几个月高考恢复,小五也报名了,考前那一天又偏偏着凉,第二天高烧不退,没考成。
去年小五也报名了,碰上经期痛经,在考场上痛晕过去了。
这也不知道都是些啥事,今年也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报名,今年小五都没写信回来了。
小五长得没老二老三好,又不在眼前,人也不怎么机灵,黄美菊说实在的,对她也没多少惦记。
写不写信来,她也不怎么上心。
反正乡下么,也没个挣钱的门路,她也从小五身上榨不出钱来。
“妈,那这条件够好啊!”
江海是个有算计的人,这会儿心里酸酸的。
要是老四真娶了个这样的媳妇,那跟自己家就拉开了距离。
家里他爸虽然偏心他,但是他妈偏心的却是老四。
江海并不希望老四这相亲能成,但是这话他不能说。
黄美菊是个精明的,老大的性子她哪里不知道,但是她不允许老大从中作梗。
她打算等回头,让老二提点提点老大。
不然,老四要是真成了,老大要是包藏祸心下绊子,家宅也会不宁,适当的敲打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在这个家,老二才是主心骨,黑心芝麻馅的,黄美菊很多做不了的决定,都会向二女儿拿主意。
“爸,妈,我跟学农回来了!”
门外,江梅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