飙升300%。
法律或许能切割行为与结果,但脑神经科学的证据链正在模糊故意与过失的界限。
当3D打印机吐出郑涛最后时刻的肾上腺素浓度曲线时,她感觉自己在解剖一具名为“善良”的尸体。
二审现场,原告律师放出终极大招:郑涛手机里的算法推送记录。
每次直播后,平台AI都会给他推送“徒手攀岩无保护挑战”等高风险视频,就像赌场给输光的人递上高利贷广告。
“这不是建议,是精神操控!”
律师调出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24条,关于自动化决策需保障透明与公平的条款。
张薇的虚拟助手突然发出警报——她设计的“道德算法评估模型”显示,平台推送系统对郑涛的“冒险倾向值”评估高达87分,远超普通用户均值。
法官要求现场演示模型,当屏幕上跳出“建议触发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》第16条强制冷静期”的提示时,旁听席响起惊叹。
原来法律早已在代码层埋下保险栓,只是无人旋开那道阀门。
调解陷入僵局时,张薇独自前往郑涛坠崖处。
山风卷起法律文书的复印件,她忽然注意到《民法典》第184条的但书条款:“受助人存在重大过失的除外”。
那个抽筋的队友此刻正在直播间带货运动护具,背景音乐是郑涛坠崖前最后的笑声。
回到城市那晚,她召集技术团队开发“道德罗盘”插件。
这不是传统的合规审查工具,而是通过情绪识别、风险热力图和法条关联度,实时标注直播行为的法律灰度值。
测试时,某网红在火山口跳舞的视频立刻被标红,弹出《突发事件应对法》第49条和《刑法》第291条的交叉警告。
但另一个助农直播中,主播冒险穿越塌方路段的画面却触发绿色提示:“《公益事业捐赠法》第9条可构成责任豁免”。
终审判决书下来那天,张薇在办公室播放郑涛的直播合集。
法官最终采信了“算法诱导性过错”,判定平台承担40%责任。
但当家属试图将赔偿金数字打在公屏上时,直播间突然被封——根据《英雄烈士保护法》,消费死者悲情属于违法。
她走到窗边,城市灯火在玻璃上折射出双重倒影。
这让她想起郑涛记录仪里最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