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而我则在互联网上搜索一切可能的资料,包括旧报纸、音乐评论等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:《星砂》的作者曾经在音乐学院任教,而他的学生中,有一位名叫林栀的音乐天才。
这个名字,与我的名字如此相似,难道仅仅是巧合吗?
带着这个疑问,我们再次来到档案馆,查找那位作者的学生记录。
经过一番努力,我们终于找到了那份名单。
名单上,确实有一个名字叫林栀,而且她的出生日期和我的非常接近。
看到这里,我的手不禁颤抖起来。
难道,我就是那个林栀?
或者,至少与她有着某种血缘关系?
程述似乎看出了我的激动,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,给予我无声的支持。
为了进一步确认,我们决定找到那位老教授,亲自向他询问一切。
通过校友会的帮助,我们联系上了那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。
他住在城市边缘的一座小别墅里,周围环境幽静,充满了艺术气息。
我们按响了门铃,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开了门。
他看到我们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但很快恢复了平静。
“程述,林栀,你们来有什么事吗?”
老教授的声音温和而有磁性。
程述上前一步,礼貌地说:“教授,我们想向您了解一些关于《星砂》的事情。”
老教授微微一愣,然后邀请我们进屋。
在客厅坐下后,他缓缓说道:“这首曲子,对我来说意义非凡。
它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,更是我对过去的一种纪念。”
我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教授,您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吗?”
老教授点了点头:“当然,他是我的挚友,也是我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。”
“那您知道他的家人吗?
比如他的妹妹?”
我继续追问。
老教授的眼神突然变得复杂起来:“他的妹妹,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女孩。
她虽然身患重病,但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熄灭。
她用自己的生命,为这首曲子注入了灵魂。”
我心中一紧,感觉真相即将浮出水面。
程述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一点,他紧紧握住我的手,给予我力量。
老教授继续说道:“在她的影响下,他的音乐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而这种变化,也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创作。”
我深吸一口气,鼓起勇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