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崇祯十五年的元宵佳节,南京秦淮河畔宛如人间仙境,处处洋溢着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。
沿岸的楼阁被五彩斑斓的灯火装点得辉煌夺目,灯光倒映在河中,随着水波荡漾,如梦如幻。
一艘艘画舫在河中穿梭如织,船头船尾都挂着喜庆的红灯笼,将河水映得通红。
画舫内传出的丝竹管弦之声交织在一起,在夜空中悠悠飘荡,仿佛一首宏大的乐章。
在这繁华的中心,媚香楼更是热闹得如同白昼。
楼内张灯结彩,一场盛大的元宵诗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。
达官贵人、文人墨客们纷纷齐聚于此,只为一睹媚香楼当红名妓柳如烟的风采,同时也想在诗会上一展自己的才华。
柳如烟,这位才貌双全、名动秦淮的女子,无疑是今晚诗会的焦点。
她身着一袭华丽至极的锦绣长裙,裙摆上绣着娇艳欲滴的牡丹,每一朵牡丹都绣得栩栩如生,花瓣的纹理、色泽都清晰可见,仿佛真的盛开在裙摆之上。
随着她莲步轻移,裙摆微微摆动,那一朵朵牡丹就像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散发出迷人的魅力。
她身姿婀娜,体态轻盈,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,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。
柳如烟款步走到琴案前,那琴案是用上好的梨花木制成,纹理细腻,泛着淡淡的光泽。
她优雅地坐下,轻轻抚摸着面前的焦尾琴。
这焦尾琴琴身漆黑如墨,琴面上的纹理如行云流水,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。
柳如烟对这把琴爱不释手,它不仅音色绝佳,更是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日夜。
她微微闭上眼睛,深吸一口气,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,仿佛与这琴融为一体。
就在这时,人群中走出一位气质不凡的书生。
他一袭青衫,剪裁得体,领口和袖口处绣着精致的竹叶图案,更添几分儒雅之气。
他手持紫竹箫,那紫竹箫通体翠绿,质地温润,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。
书生面容冷峻,眼神深邃而坚定,犹如寒星般闪烁,却难掩那与生俱来的英气。
他便是陈子岳。
陈子岳来到柳如烟面前,微微拱手,举止文雅,声音清朗地说道:“久闻柳姑娘琴艺高超,今日有幸在此,斗胆想与姑娘琴箫和鸣,不知姑娘可否应允?”
柳如烟抬起头,目光与陈子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