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我跑档案馆、找村里的老人打听,一点点拼凑出老房子的过往。
修缮设计方案也让我头疼不已。
我联系了几家有历史建筑修缮经验的设计公司,一听说是私人老房子,面积又不大,几家公司要么报价高得离谱,要么就不太愿意接。
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相对合适的,设计师却告诉我,由于老房子是历史建筑,设计必须遵循严格的风格规范,既要保留原有风貌,又要满足现代居住需求,反复修改了好几次,才初步定了下来。
施工单位资质证明也不简单。
有经验的正规施工队,工期排得满满当当,一听我这活儿不大,还得等审批,都不太愿意接。
我四处托朋友打听,总算找到一支愿意接活的队伍,但他们的资质审核又出了点小问题,我跟着跑前跑后,协调解决。
就在我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,老爸老妈也没闲着。
老爸则重新联系了以前的工友,看看能不能借点便宜的工具,节省点成本。
这天,我正在家里翻看老房子的资料,手机突然响了,是住建局打来的。
我的心猛地一紧,手都有些颤抖地接起电话。
电话那头传来工作人员沉稳的声音:“你的修缮申请,通过初步审核了,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,你抽空过来一趟吧。”
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,连忙应下。
挂了电话,我飞奔出门,想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妈。
一路上,我仿佛看到了老房子焕然一新的模样:青瓦白墙,木窗雕花,院子里的老树下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欢声笑语,就像当年一样……